9月1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中国国家图书馆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共同主办,浙江图书馆承办的“第四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图书馆及信息领域专家会议”在浙江杭州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来自11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秘书处、13家中方机构共40余名馆长、官员、专家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出席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会采用ZOOM视频会议方式进行,为确保会议顺了进行。东央科技张老师带领技术团队为本次会议提供同声传译和远程会议技术服务。在张老师等一起努力下,确保了中外嘉宾能顺利通过线上会议和同声传译进行有效快捷的沟通,传达会议精神和主旨。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图书馆及信息领域专家会议机制是“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框架下,双方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2018年7月,中阿双方合作共建的“中阿电子图书馆”正式上线,成为数字时代中阿文明沟通与发展的重要桥梁。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封立涛表示,希望与会各方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充分研讨,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开展图书馆信息服务这一共同课题,进一步增强合作互助意识,共谋疫情后时代双方图书馆领域合作。
据了解,本次会议主题为“疫情常态化条件下图书馆的区域性交流与合作”,与会代表围绕“中阿图书馆线上服务的机遇与挑战”“中阿图书馆运营管理新特点与新模式”等分主题,紧扣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客观实际,积极交流各馆在当前条件下,适时调整馆区开放政策、优化到馆读者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线上资源内容的各项举措和经验做法。会议还重点研究了如何丰富中阿电子图书馆的资源内容和提升项目的服务影响,并探讨了中阿双方在图书馆及信息领域深化建立互惠机制的目标愿景与实现路径。
“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交流与情谊缘来已久,双方灿烂悠久的文化都是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的璀璨瑰宝。”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叶菁表示,希望此次会议,可以在夯实现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阿在图书馆及信息领域的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拓展图书馆及信息领域更多新技术新业务的合作,共同促进国际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并为增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文化交流做出新的贡献。 |